在上海,一对新生儿父母正迎接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孩子的诞生。顾先生忙着照顾妻子和刚出生的孩子时,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儿童摄影机构的工作人员,推销婴儿百天照套餐。然而,顾先生和妻子从未与该机构有过任何联系外盘期货配资公司,这让他十分困惑。对方居然能够准确掌握妻子的名字、电话以及孩子的出生日期等信息,这背后的隐情令他不安。尽管他当时拒绝了推销,但这通电话却让他心生疑虑。于是,顾先生决定报警。
警方很快展开调查,锁定了该儿童摄影机构的法人邹某某,并进一步发现,邹某某掌握了大量新生儿的私密信息,包括母亲姓名、电话、医院、出生日期等。这些信息竟然是邹某某通过一名月嫂服务公司员工王某某购买的。而王某某则从自己的工作中获得了这些机密信息,她在一家医院产科担任文员,负责处理相关母婴资料。
通过进一步调查,警方发现王某某与月嫂服务公司同事刘某某串通,共同将大量母婴信息出售给邹某某。起初,每条信息的售价为8元,随着交易量的增大,价格降至5元。三年内,王某某总共向邹某某出售了近4万条信息,非法获利超过31万元,其中一部分支付给了刘某某。对此,三人坚称自己只是单线传播,没有意识到信息泄露的严重后果。
在邹某某获取这些信息后,他将其转售给一家话务公司,后者则利用这些信息打电话向新生儿母亲推销商品。随着案件的深入,检察机关认定王某某和刘某某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决定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最终,王某某和刘某某分别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缓刑三年,并处罚金。
展开剩余53%此案揭示了月嫂服务公司在管理上的重大漏洞,这直接导致了数万条母婴信息的泄露。检察机关针对这一问题向该公司发出整改建议,要求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此外,另一起案件也暴露出快递公司在信息保护方面的漏洞。上海的李女士在接到一通自称快递公司客服的电话后,损失了2万多元。令人困惑的是,李女士刚更换了手机号码,知道她号码的人并不多,但却有人能够精准地联系到她,甚至掌握更多详细信息。通过警方调查,案件的根源在于快递公司内部员工利用木马软件窃取了大量客户信息,并转卖牟利。
检察机关发现,快递公司在管理和技术监管上的严重疏漏,使得犯罪嫌疑人能够轻易地获取公民的个人信息。最终,涉案的三名犯罪嫌疑人被判刑,并对快递公司提出整改要求,督促其加强对员工进出管理、设备监控和系统排查,以防止信息泄露。
这两起案件引发了社会对个人信息安全的广泛关注。无论是月嫂公司还是快递公司外盘期货配资公司,信息管理的漏洞都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为保护公民隐私,相关企业需要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监管,确保每一条个人信息都能得到妥善保护,避免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
发布于:山东省